起源篇

追溯王勿桥的起源,还得从一个流传千古的传奇故事说起。
相传,东汉初年叛贼王莽追杀刘秀,刘秀逃至望雾桥(今王勿桥)时,已是人困马乏,饥渴难奈,难以行路,危在旦夕。突然,发现路边有一口水井,便取水解渴,喝罢精神大振,连叹:“好甜的井水,用此井水必能酿好酒好醋也!”于是,当地百姓就纷纷用刘秀饮过的井水酿醋。从此,便开始了王勿桥醋酿造业。
又传,刘秀称帝后,王勿桥百姓为表达对当朝皇帝的尊贵之情,曾把王勿桥醋作为贡品奉上,得到刘秀的赞誉。自那时起,王勿桥百姓就更加用心酿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传承篇

悠悠岁月,沧桑巨变。随着时代的延续,王勿桥醋的流传与发展也起起落落,连绵不断。
到了北宋年间,酿醋技艺日臻提高,产品品质、风味初具特色。在当时,王勿桥醋就已进入商贸繁荣的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交易。据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其中,“珍奇”所指就有王勿桥醋,“市易”所含就有王勿桥醋在京城交易的情形。据传,著名的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在其绘就的中华艺术精品《清明上河图》开卷篇中的画面:晨曦初露,郊外河边道上一支负重的驴队,缓缓走来,行进在城道上……其意境就取材于当时王勿桥人赴京城交易王勿桥醋的情景。
至明、清时代,特别是在“康乾盛世”期间,王勿桥醋的生产和发展亦达到了历史的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王勿桥醋民间酿造作坊不断增加,酿造技艺趋于成熟,产品品质、风味、功能尤显独特,名气越来越大。
据康熙年间《正阳县志》记载:“王勿桥用井水酿醋,超山、陕出品,并能疗多病伤……”那时,王勿桥醋已不仅仅作为调味品在民间食用,而且作为一种珍贵的礼品被一些达官贵人、豪商富贾、文人墨客相互馈赠之用,将其视为尊贵的象征。据传,有一年乾隆皇帝到河南告诣嵩山时,汝宁(今河南驻马店)府尹因把被誉为民间“珍奇”的王勿桥醋供奉皇上,得到赏赐,加顶戴一级。从此,王勿桥醋声誉大振,风靡中原。
王勿桥醋历经风雨沧桑,走过了两千多年的流传之路而长盛不衰,其缘何在?原因有二:
一是王勿桥醋原料独特。选用优质纯小麦酿醋,自古至今在中国独此一家;用千年古井奇水酿醋,且非此井水难以成就品质优良,色、香、味、功能俱佳的产品—王勿桥醋。在当地有这样一首民谣;“千年古井水出奇,一街两井水味异。东井水苦涩难咽,西井水甜甘如蜜。奇水酿佳品,妙用百病医”。生动地道出了古井水的离奇。 二是王勿桥醋工艺考究。每年迎初伏由制醋名师净身更衣,焚香祭拜,独施秘技,精制入缸,其酿造技术由醋师世代相承,工艺配方秘而不宣。看似充满神奇色彩,实则是对制醋名师精工酿醋虔诚心态和力求完美的真实写照。此工艺一直沿用至今。
创新篇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王勿桥醋这一历史文化名醋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扩大生产规模,便于经营管理,1975年,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成立了河南省王勿桥醋业有限公司.传承、发扬、升华王勿桥醋这一源远流长、底蕴丰厚醋文化的责任,也就历史地落在了这一代醋业人的肩上。王勿桥醋业人便开始了艰辛、漫长的再创业之路。
首先,对传统工艺理论不断进行挖掘、整理、研究、完善。使这一历史文化名醋的传统工艺日益精湛,产品品质、风味、功能更加独特.成品率和原料出品率进一步提高。据国家历年的监督检验结果表明,各项理化、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在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醋中,具有较高的品位。传统工艺生产王勿桥醋出现了历史性跨越。
其次,努力提高现代工艺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近些年来,把对传统工艺之精华,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一系列改革,丰富了酿造技艺。1998年成功研制出“以小麦为原料、半地下池生产优质食醋新工艺”,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同行业空白。实现了王勿桥醋酿造技术史上的新突破。
发展篇
我国加入WTO以后,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企业科学、规范化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公司就明确提出了“靠质量求生存、靠管理作保障、靠诚信找市场、靠创新求发展”的经营理念和“科技含量最大化、消费者满意度最大化、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的追求目标。为使企业长足发展,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严格管理,科技兴企的方针。逐年加大科技投入,工艺技术上不断创新,企业产品不断丰富。为此,公司全体员工用心做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使公司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迎新篇

王勿桥醋是数千年来王勿桥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先人留下的宝贵文化财富。作为王勿桥醋之集大成者的这一代醋业人,在总结两千多年王勿桥醋文化的基础上,继续挖掘其文化精髓,使之进一步丰富和发扬光大,并很好地传承下去,告慰先人,启迪后人,让这一民族文化精品在更大范围内、更好地奉献与社会、造福与人类,既是这一代醋业人敬业精神和崇高历史责任感的体现,也是其追求的远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