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兰考县切换站点
我的村庄

草莓大棚种植容易发生的三个问题

2018-12-27 15:17:15|阅读量:4685

问题一:只现蕾不开花。

一些地方的草莓种植户反映,他们保护地种植的草莓植株根茎粗壮,叶片浓绿,生长正常,但令人费解的就是现蕾不开花。草莓只有形成花芽,才能开花结果,草莓花芽是在叶芽基础上形成,由叶芽转化为花芽的生理状态和形态的过程叫花芽分化。花芽分化需要一定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在内部条件中不同成熟期的品种花芽分化迟早、分化花数、花芽数不同。如利用保护地栽培提前上市的品种,往往受温度的影响,花芽分化不饱满,容易出现“只蕾不花”现象。

在施肥时如果氮素过多,营养生长过旺,不利于花芽分化。有的在种苗繁育期间,为了增强母株的生长势,一些农户采用增加氮肥施用量,结果适得其反。有的农户用植物生长激素来调节花芽的形成,如果使用赤霉素和生长素,则不利于花芽分化。在花芽分化的外部环境中,温度和光是重要因素,它们均影响草莓的光合、呼吸等生理过程,关系到碳素营养的生产积累,影响花芽形成,如果温度调节和控制不当,就会使花芽形成受阻。同一品种的草莓如果浇水太多,氮肥过多等,植株生长旺盛,出现徒长和叶片过多或叶片不足都会使花芽分化延迟。如果人工喷施赤霉素会抑制花芽分化,相反如果喷施矮壮素,多效唑等植物生长抑制剂于草莓幼苗后,会抑制植株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针对上述导致只蕾不花的原因,在保护地载植草莓时,必须做到种苗繁育时做到合理施肥,在增施磷钾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在定植前30天,采用50%遮阳网遮阳分苗,有利于促进花芽分化;平时注意对草莓摘叶,能诱导成花,尤其是摘除老叶能减少营养物质消耗,增加积累,从而促进花芽分化,但在生产上应掌握摘叶要适当。

问题二:着色不良。

在保护地栽培草莓中,有的农户种植的草莓进入采收期,果实着色不均匀,果实多呈粉红色,靠近果蒂的部位发白不转色,虽风味影响不大,但产品的卖相欠佳。据观察,出现草莓着色不良主要原因是棚室内温度偏低、光照不良造成的。温度和光照会影响果实内源激素的形成和作用的展现,从而影响叶绿色的降解和花青素的形成和着色表现。

据研究,保护地草莓着色需有效积温800~1200℃,草莓果一般需在10~25℃条件下才能着色,在20~25℃着色较好,着色速度快,如果持续低温或白天温度过高、光照过强,会使草莓果实中的叶绿素分解迟,花青色形成慢,出现着色不良现象。

因此在栽植草莓时,要控制好棚内温度和光照条件,防止草莓果着色不良,果实膨大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温度不低于5℃,夜间温度过低时,应及时加盖草帘提高温度。天气条件恶劣,设施条件又难以将草莓生长环境控制在理想状态下时,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温和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来促进草莓生长,提高对逆境条件的适应性,提高草莓果实的产量和品质。据了解,草莓生长期使用碧护0.136%赤吲·乙·芸薹可湿性粉剂,有促进生根、提高抗渍抗冻能力、促进果实生长发育等作用,有利于草莓的着色。

问题三:低温光照不足易严重出现白粉病危害。

保护地栽植草莓,当温度为15~25℃,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草莓极易感染白粉病。从苗期到果实成熟期,草莓的叶、花和果实都可被反复侵染,导致植株早衰、结果率下降。果实染病后停止生长,易烂果,严重影响草莓的品质和丰产性及耐贮性。从生产上来看,在低温寡照时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气候因素。该病为为低温高湿型病害,发病适宜温度为15~25℃,低于5℃或高于30℃均不发病。病害发生要求的最低湿度为40%,湿度越大发病越重。深秋至早春遇连阴雨天气,低温寡照,湿度大,病菌分生孢子不断产生并反复侵染,极易造成病害大流行。二是品种因素。不同品种间发病程度差异较大,明福、益香较抗病,丰香极易感病。三是栽培因素。连作大棚发病早、发病重;偏施氮肥,植株生长嫩绿,抗病能力较差,发病重。

责任编辑:小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