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民权县切换站点
我的村庄

【重磅】《人民公安报》通讯报道商丘市公安局“一村(格)一警”工作经验做法~

热点新闻|2019-07-11 11:20:23| 阅读量:968

原文如下

助推社区警务高质量发展,让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商丘:“3+3”模式为社区民警松绑减负

河南省商丘市公安局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高质量推进“一村(格)一警”战略,在原来社区警务“脚板+科技”基础上,依托“3+3”模式有效解决了社区民警、辅警如何“沉下去、留得住、干得好”,推动了社区警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助推了公安整体工作提质增效。

“3+3”模式,即以“脚板+科技、机关+基层、公安+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社区警务工作模式,不仅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难题,还为社区民警松绑减压减负,让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据悉,去年以来,商丘市公安局新建派出所40个、警务室和警务工作站153个、警务指挥室47个,向社区充实民警、辅警1500余人,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脚板+科技”,把警务工作做到群众心里

“俺村有张宏轩这样的好村警,真是俺们老百姓的福气啊!”提起商丘市民权县花园乡魏庄村村警张宏轩,村民们发自内心点赞。从事社区警务工作10年来,张宏轩扎根乡村街头,走村串户听民声,把警务工作做到了群众心中。他所在的警务室被命名为“张宏轩警务室”。

工作中,商丘市公安局要求广大社区驻村民警充分发扬“脚板”精神,每周要保证足够时间深入辖区,始终坚持迈开两条腿,做到“田间地头话家常、走村串户听意见”,重点做好交朋友、办实事、摸情况“三件事”,通过交朋友拉近与群众的距离,通过办实事赢得群众信任。

此外,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党委班子成员还建立了定点联系机制,每名党委成员至少确定1个基层联系点,市公安局领导每年到联系点不少于4次,县(市)局领导每年到联系点不少于8次,主动听取基层民警的意见建议,推动了社区民警驻村入户工作的常态化。

商丘市公安局最大限度发挥“科技”的力量,解放民警的“脚板”。他们用足各种数据资源,同步建设了社区警务智能化平台、公安机关驻村民警微信平台、公安机关掌上业务工作平台,打造具有商丘特色的网上警务、掌上警务,切实把民警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确保有更充裕的时间去开展群众走访、矛盾隐患清零、做好群众工作。

据悉,在推进社区警务、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中,商丘市公安局29项户籍业务实现网上申办,仅去年通过“互联网+”申办户籍业务达5500余起,大大减轻社区民警的工作量。

“机关+基层”,有效缓解基层警力不足

5月10日下午,商丘市公安局召开选派机关民警下基层动员会,从市公安局机关选派50名民警、50名辅警下基层任社区民警、辅警。据悉,从今年开始,该局每年都要选派一批民警、辅警下基层。这是商丘市公安局推动形成机关民警、辅警下基层工作长效机制的举措之一。

在基层警务工作中,一个亟待破解的难题就是“人”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民警数量不够,下不去;辅警流动性强,专不了。为此,商丘市公安局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在按要求加强派出所民警、辅警配备的同时,把机关民警作为社区民警的有益补充,提供了两种下基层的方式:一种方式是全员下基层,全体机关民警每人分包一个行政村,每月确定一个主题,依托“一村(格)一警”智能工作平台和民警微信群,深入基层,开展大走访活动;另一种方式是分批下基层,每年选派一批机关民警、辅警下基层,建立机关分包民警与社区民警联勤配合工作机制,形成“机关+基层”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工作中,该市公安机关结合辖区实际,大敢尝试立足村镇招录辅警等措施,极大充实了社区警务力量。据悉,“机关+基层”模式已向基层充实民警、辅警1500余人,有效缓解了基层警力不足。

“公安+社会”,实现警民共建共治共享

为提升社区警务综合效能,该局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专群结合,统筹社会资源参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了“两任”“两抓”“两调”工作体系。

具体工作中,该局要求警务室、警务工作站原则上建在村镇党群服务中心,推动党员社区民警兼任村(居)委党支部副书记、非党员社区民警兼任村(居)委副主任,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社会治理能力。同时,抓群防群治,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组织社区网格员、治安志愿者等人员开展警治联勤、联户联防、邻里守望等多种形式的“平安守护”行动,构筑了全覆盖、无缝隙巡逻防控网络。同时,结合正在开展的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专项行动要求,紧紧依靠党委政府,推动矛盾纠纷警法联调、警调对接,形成了社会合力,真正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为确保“3+3”模式有效运转、取得实效,该局还出台了科学评价机制、联系督导机制、奖惩激励机制、社会联动机制等,科学推进“一村(格)一警”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公安机关的发现力、防控力、处置力、打击力、战斗力。

责任编辑:LV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