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兰考县切换站点
我的村庄

我的故乡在兰考

热点新闻|2019-01-18 11:35:45| 阅读量:2805

有一首歌唱道:“黄河九曲十八弯,最后一道弯甩在了我的家门前。”六十年前,沿着这道弯向东南蔓延开去,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起起伏伏地布满了无数沙丘,除了沙丘,便是白花花的像撒了一层雪似的盐碱地,这布满沙丘和盐碱荒地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河南省兰考县。

从历史上说,兰考的确太穷了。只说两件小事。我1969年参军,那年一火车拉走了我们700个兰考青年,青年人一腔热血,要保家卫国。记得新兵连第一顿饭,一个叫王虎的新兵特别能吃,雪白的大馒头一顿吃了8个,还觉得余兴未尽。第二顿饭,当他吃到第七个馒头时,他抬头看看班长,那意思还能吃吗?班长点头示意,叫他放心吃。第二天早上,他依然吃了七八个馒头。吃完饭,他一抹嘴,终于忍不住去向指导员说出了憋在心里的话,他说:指导员,我们为什么天天过年呢?在王虎的记忆里,从小到大只有过年才可以多吃几个馒头。指导员哈哈大笑。于是兰考兵这句“天天过年”的话,就此成为全师称谓这批兰考兵的玩笑语。据说,那年新兵连伙食大大超支,新兵团不得不向上级写了一份要求粮食补助的报告,师领导批复:“这批兵都是兰考灾区来的饿娃娃,十八九岁,正长身体呢,必须让他们吃饱,放开让他们吃。”“兰考灾区来的饿娃娃”,几十年来,这句话深深在刺疼着我的心。

我是1971年提干进了机关,当第一次领到45斤全国通用粮票时,我想到了故乡的父老们:要节省用啊,要想到饥荒年。结婚以后,我们夫妻更达成共识,每天尽量多吃副食,省下粮票,灾荒时寄往家乡。如此下去,直到1993年,我们居然积累了三千多斤全国通用粮票。我们高兴,这足以为父老解饥荒之忧了。万万没有想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从1993年起,全国取消粮票,粮食可以自由买卖了。于是,我们十几年省下的数千斤粮票,顷刻间成为一堆废纸。

如今故乡变了,变化之大,亘古未有。温饱早已不是问题,乡亲们正奔向小康。这种变化,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记得1978年年终岁尾,我回到故乡。那是一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善良朴实的乡亲们拿着刊发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报纸,带着异常的兴奋和喜悦,要求我这样一个北京来的人说说这个事情与百姓到底有怎样的关系。我第一次看到一个中央文件和最底层百姓的心如此紧密地联系着,产生如此强烈的情感波澜。此后,就是这样一个文件,给一个历史上的贫困县带来了巨变。

从那年开始,历史发生了奇迹,焦裕禄那一代先贤们做梦都想实现的愿望终于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那连绵的沙丘消失得无影无踪,那陇海铁路两侧看不到边的盐碱荒地,变成了一望无边的肥沃良田。我曾经带着十分的好奇回故乡想解读这个历史之谜,毕竟这里从大秦帝国时期就是有名的沙荒之县呢。有干部告诉我,这里土地的变化是因为老百姓大量使用了磷肥,磷肥根治盐碱;也有人说因为大量栽种棉花,棉花专以盐碱为肥料;至于沙丘消失则是因为引黄灌淤的结果,等等。但还是老百姓说的最为直白,这四十年,之所以超过历史两千年,就是因为政策变了,政府给了咱老百姓自主权,老百姓把土地当成了亲生儿女,土地自然便成了金娃娃。

乡亲们说得更直接,说故乡最令人难忘的巨大变化,还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发生的。习近平总书记心系百姓,时刻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挂在心间,他把兰考这个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亲自参加兰考县委召开的民主生活会,听取县委立下“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军令状,亲自到村子里和百姓亲切地交流。很多父老乡亲,如今都能讲出几个自己和总书记交往的故事。是的,这就是共产党人的风范。一个伟大的党正领导着伟大的人民实现着她的伟大主张,为人民能够享有美好的生活奋斗!

如今,你走进兰考县城,40年前三条马路九盏灯的穷困小县,已经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取代。那宽阔的街道,现代化的建筑群,那有几分沿海气象的工业开发区,那带有几分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都会深深地震撼着你。那些当年的破旧草房、泥泞土路早已经不见踪迹,宽阔的柏油马路,粉墙黛瓦的楼房,成为今日兰考新形象。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今在与乡亲们愉快的交谈中,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感谢共产党,是改革开放给咱带来了好日子。是的,在我老家的仪封乡,我看到了城市街头经常看到的广场舞。那些本来带孩子缝衣做饭的媳妇大娘们,如今也像北京街头的大妈一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故乡人用自在的舞姿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2017年3月27日,对兰考85万人民来说,是一个非常神圣非常值得纪念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经过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并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兰考县成为全国贫困县退出机制建立后首个脱贫的贫困县,那个贫困县的帽子成为永远的历史……

面对这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要自豪地大声说,我骄傲,我的故乡在兰考。

责任编辑:晓蓝
分享到